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漂洋过海,佳品终得:记录六只葫芦艺术佳品之故事

  很早之前,我对葫芦最初的印象还局限于陆游的“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亦或是黄庭坚的“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只知葫芦虽小,却藏有天地的内涵和包容万物的豁达。而真正意义上对葫芦的艺术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却是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扈鲁先生和他的葫芦文化博物馆以及《葫芦文化丛书》。

  曾国藩说“凡物之骤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之一览而易尽者,其中无有也。”对扈鲁先生来说,不管是《葫芦文化丛书》第一辑的四年乃成亦或是四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文化铺垫,还是情有独钟、孜孜不倦地为葫芦写真、赋彩,为葫芦立身、扬名,这都成为我从此对于葫芦这件灵秀之物的心生向往,也在此后不断地多次辗转海外,妄图寻得一件件葫芦佳品。

  秘鲁利马古城

  2018 年 12 月 2 日,我因为工作原因到了秘鲁,到达秘鲁的第一站就是它的首都利马。利马分为古城区和新城区,新城区一切秩序井井有条、充满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而古城区鱼龙混杂、旧街窄巷。但是利马最经典的历史遗迹和各种各样的古玩店、首饰配件店等特别多:质地极为上乘的绿松石、各种各样色泽惊艳的石头等物件也美的不可方物。而我的心里却时刻想着,一定要在这样一个充满神秘文化色彩的国度里寻找到一件更加独特之物——“葫芦”。秘鲁著名的武器广场有十多条街道向周围延伸出去,餐厅、商店、古玩店、配饰店……每一条街道中都分布着各色各样的店面。这十多条街道每条都狭长而复杂,我就在这里不断地寻找着,却没有一件符合我内心期望的物品。当我走得极度疲劳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在一个巴洛克、罗马混合风格,代表着古印加和罗马、西班牙文化的撞击融合的建筑内,终于几只满是特色雕刻的异国风情葫芦映入眼帘,我一下子就被这几件艺术品吸引住了脚步,虽然起初看不懂上面刻的内容,但是感觉特别的神秘和充满艺术美感。

  秘鲁葫芦艺术

  通过与店家交流,我了解到这些葫芦上刻的是关于印加文明。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而将印加文明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福抱和广纳财源的葫芦结合起来,却又别有一番韵味。

  秘鲁葫芦艺术

  葫芦上关于印加文明的雕刻纹样每条刻线都条条相接,雕刻之后的葫芦表面微微凹进或凸出,在阳光下产生一种光影的效果,所有的线条都异常简洁有力。所刻的纹样形象简洁而生动,虽质朴却又至美,表现了对葫芦材质独具特色的处理。

  

秘鲁葫芦艺术

  葫芦表面丰富的几何图形刻画并不程序化,似肖像又似天地原野,兼具秘鲁高原和山民的形象特征。小小的葫芦雕刻,表现出了印加艺术家对印加文明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而雕刻和葫芦两者的结合,恰如我亦师亦友的扈鲁先生所言,体现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涵盖了神话传说、文学艺术、节庆民俗等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领域,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艺术传承。

  秘鲁葫芦艺术

  就这样,这几件艺术品被我收入囊中,也总算没有辜负我从国内到秘鲁的这 16670 多公里。由于需要跟随访问代表团 G20 飞往阿根廷的缘故,我将历经辗转得到的这几件刻有印加文明的葫芦精心包好放到随身的行李中准备飞往阿根廷,生怕一点不小心的磕碰破坏了葫芦的完美。

  访问团一行与外国友人座谈交流

  因为秘鲁作为文明古国的特殊性,很多此前秘鲁文化部报失的艺术文化遗产曾被盗并在过海关时被截获,所以海关监管工作人员对行李内的艺术品特别警惕,而此次携带的刻有印加文明的葫芦因为其造型的独特和被精心的层层包裹,也被海关要求开箱仔细检查,直到在专业人员仔细确认并非被盗的文物后才得以放行,可谓是一波三折。

  经过 4647 公里,历时 4 个多小时的飞行,这几件葫芦艺术品终于在 12 月 4 日跟随我安全降落至阿根廷。

  12 月 8 日,我又前往乌拉圭拜访中国驻乌拉圭经商参赞处的周参赞,这几件葫芦又在我的再一次包裹和海关的层层查验下,跨越 2302 公里,历时 2 个多小时又一次跟随我安全来到乌拉圭。

  12 月 11 日,我第二次飞往秘鲁大使馆拜访郝参赞,葫芦在跟随我跨越了 4 个国家、28072多公里、35 个多小时后又回到了它们的诞生地——秘鲁。

  墨西哥宪法广场

  12 月 15 日,我又一次踏上秘鲁飞往墨西哥的行程,行李中依旧不变的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篆刻有印加文明的葫芦。由于墨西哥以拥有玛雅文明古迹著称,我特意前往,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再得到一件艺术珍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寻遍了抵宪法广场、艺术宫、拉丁美洲塔等地方,最后乘车去瓜纳华托又回墨西哥城时,终于在墨西哥的首都寻得两件酷似“苹果”形状的葫芦艺术品。在中国文化中,苹果的“苹”和“平”谐音,故有平安、顺遂的寓意,所以赠送苹果表示祝愿受赠者平安喜乐。而我如今在墨西哥首都,竟然能看到如此与中国文化结合之物,心中也更是欢喜,也终于让我的美洲之行有了个圆满的纪念。

  墨西哥葫芦艺术

  12 月 17 日,我带上这些来自不同地域国家的葫芦艺术佳品,飞往美国洛杉矶。12 月 8 日,我的 20天美洲之行才终于画上了完满的句号。此时这些葫芦艺术品已经随我漂洋过海、历尽辗转地度过了 20 个日夜、480 小时、44885 多公里。

  通过这几千公里和 20 个日夜的这趟可以称之为探寻“葫芦文化之路”的多国之旅,亦可以看出葫芦在各国盛产,并且作为艺术品在南美国家大为盛行。直到现在,我还经常回味这段历程,如果不是因为扈鲁先生的葫芦艺术感染,就不会激发我对于葫芦的浓厚兴趣,就更不会有这几件漂洋过海到达中国,最终落到一位真正的葫芦艺术家——扈鲁先生手里的完满结局。

  异国盛产的葫芦

  尤为一提的是,在秘鲁寻到的那些葫芦,不仅传承着古老的文明,也记载了国家特有的雕刻工艺,成为国家文化符号的代表,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历史、文化和艺术,也是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葫芦文化的载体。所以,这六件葫芦艺术佳品的辗转过程,也正如扈鲁先生所说的,葫芦不仅蕴含着“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也代表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因此,葫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了独特的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不仅让葫芦文化成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了世界的文化遗产。

  葫芦文化,既代表着中国,更代表和联结着世界。葫芦文化也终将联结世界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共识。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扈鲁先生率领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借着“一带一路”强劲的东风,以葫芦博物馆中的丰富藏品为媒介,不断推动中外葫芦文化融合发展,尤其是《葫芦文化丛书》的出版发行,使得葫芦文化正在世界各国得到更广泛和更为声势浩大的积极响应。(文/孙赫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