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文言文翻译】《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则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讲述了鲁国宰相公仪休拒绝接受他人赠送的鱼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公仪休清正廉洁、自律自持的高尚品德,也蕴含了深刻的处世哲理。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 原文 | 翻译 |
|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 | 公仪休担任鲁国的宰相时,特别喜欢吃鱼,但有人送鱼给他,他却不接受。 |
|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 他的学生劝他说:“您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这是为什么呢?” |
| 曰:“夫唯嗜鱼,故不受。” | 他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 |
|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人有见我好鱼,而以鱼献我者,我必不能辞。 | 如果我接受了鱼,就一定会对送鱼的人有所偏袒;别人看到我爱吃鱼,就会不断送鱼给我,我一定无法推辞。 |
| 且我虽嗜鱼,岂能尽食之?今受其鱼,而使吾为相,人皆争利,而我不受,则人无怨。 | 虽然我喜欢吃鱼,但不可能都吃得到。现在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那么作为宰相,大家都会争着送礼,而我不接受,就不会引起人们的不满。 |
二、内容解析
这段文字通过公仪休拒收鱼的行为,展现了他清醒的头脑和高明的政治智慧。他明白,一旦接受礼物,就可能被利益所左右,失去公正性。因此,他选择拒绝,以保持自己的清廉形象,同时也避免因私利而影响国家治理。
公仪休的做法,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对权力使用的一种警醒。他深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只有自身廉洁,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三、启示与思考
| 启示点 | 内容 |
| 廉洁自律 | 公仪休拒收礼物,体现了官员应具备的廉洁意识。 |
| 权力与责任 | 掌权者需谨慎对待每一次利益诱惑,避免因小失大。 |
| 智慧处世 | 他用理性判断,避免陷入被动,体现了处世的智慧。 |
| 为民服务 | 不因私利而损害公义,是为官之道的核心。 |
四、结语
《公仪休拒收礼物》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值得后人深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唯有坚守原则,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与信任。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