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动态 >

跨界孕育新的教育创业机会

导读 【编者按】互联网人才涌入教育行业,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尤其是从移动互联网嫁接到教育行业时,互联网人才开始加紧频率及规模地流入教育行

【编者按】互联网人才涌入教育行业,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尤其是从移动互联网嫁接到教育行业时,互联网人才开始加紧频率及规模地流入教育行业,这种趋势越发明显。才的涌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机会。跨界能者会像虹吸管一样把其他产业的高势能认知卷入教育行业,教育行业产生无限新的机会和想象。可以预见到,5年内,整个教育行业都会被泛领域创新、跨领域创业的混合式打法改造。在互联网行业完成了第一轮职业历练的创始人,跟随上一轮资本风口进入在线教育后,迅速把在线教育的营销、获客、社区运营等等方面提升到了互联网水平。

教育创投下半场,跨界创新。

跨界创始人溢出到教育行业,像虹吸管一样把其他产业的高势能认知卷入教育行业。可以预见到,5年内,整个教育行业都会被泛领域创新、跨领域创业的混合式打法改造。

跨界的创始人们,此刻正在孕育伟大,It's your turn.

教育创投上半场:who's on first?

判断行业的兴衰有两个最好的指标:资本的流动,人才的流动。

最早涌入新兴市场的资本和人才在整体上获得了超额回报。比如,90年代的通讯和地产行业,00年前后的金融业,05年前后的游戏行业。

教育行业的资本与人才是如何流动的?

首先,资本流动的方向是从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领域流向效率高的领域。过去,培训班生意没有达到资本流入的门槛。

2006年新东方的上市代表了中国民营教育市场首次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2013年创立,4年估值过200亿的VIPKID,标志着资本彻底突破教育行业的边界。

整个行业因为互联网的改造,转速提高,教育创投掀起了第一波巨浪。

这意味着,科技和商业模式带来的效率提升,使一部分教育公司的收益率进入了风险投资的目标领域。

究其本质,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社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巨大的民营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是科技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端的普及,使得本来是劳动密集型的教育产业有了高效、廉价的提供服务的多种可能。

2018 年线上教育领域的人才流动

随着民营教育市场的迅猛发展,不同阶段的 VC、PE、二级市场投资者会进一步涌入这个广阔的市场,一方面提高教育产业的资本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奖励创新和鼓励竞争,提高整个教育产业的科技化水平和运营能力。

蓝象资本成立于2015年5月18日,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教育产业的风投机构,既是幸运的先行者,也是时代的必然。

至此,科技进步与2亿日活用户的中国教育市场的结合,已经充分引发了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无限遐想,摩拳擦掌:那么,Who's next?

2019年已经来了,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个能讲在线千人大课的名师拿几百万的年薪;开培训班能做出几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在线教育企业正在从曾经红极一时的互联网企业挖走最宝贵的人才。

教育创投下半场:who's next?

前面说到,判断一个行业的兴衰有两个最好的指标:资本的流动,人才的流动。那么,2019年开始的教育创投下半场,人才是如何流动的呢?

作为浸润在教育创投一线的早期教育科技投资机构,蓝象对近期看到的好项目,尤其是业绩逆市上行的项目和融资进展神速的项目,进行了梳理和反思。

一方面,其他行业向教育输送人才。

在科技和商业模式较为成熟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媒体、通讯、硬件、游戏文娱和房地产—磨砺多年的连续创业者,带着从高势能行业积累的经验和打磨过的商业模式,进入教育业。他们带来的新物种,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熟悉的教育生态。

另外,教育行业的内部人才也在流动。

随着好未来这样的K12头部企业的出现,教育业内部也开始出现人才从高势能的 K12领域向新兴领域,比如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流动。

作为早期纯教育科技投资人,蓝象资本对于从其他高势能行业涌入教育行业、以及从教育的高势能赛道进入新赛道的创始人视若珍宝。

跨行创业的跨界势能模型

我用跨界势能的模型来描述这件事情:在任何一个曾经在先进产业中做到「伟大」程度的公司里,积累着大量珍贵的认知资源。在这里我们说的是全球 500 强企业的管理经验、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打法、通讯业的技术和渠道能力、媒体公司制作内容的工匠心、游戏公司做爆品的产品感,甚至包括新东方的大班课和好未来的小班课经验。

这些认知资源在成熟公司里已经沉淀成为底层逻辑,对系统内的高管进一步晋升用处不大。

但是,当优秀高管跳出原有系统、进入模式相对单纯的教育行业来创业的时候,他们会像虹吸管一样把其他产业/公司的累积认知带入教育行业,为自己在教育领域创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常年供给不足的中国教育产业带来了先进经验。

跨界创新:what is next?

总结一下我们看到的几个很有意义的利用跨界势能优势创业的类型,以及潜在的短板:

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可能是教育圈里跨界创业最成熟的例子。互联网教育究竟应该属于互联网还是属于教育?这个尚无定论。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那些在互联网行业完成了第一轮职业历练的创始人,跟随上一轮资本风口进入在线教育后,迅速把在线教育的营销、获客、社区运营等等方面提升到了互联网水平。

同时,这也加剧了在线内容之间、网校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的竞争。我们认为竞争长期而言对市场是有益的,对于增加教育内容供给、提升服务水平都是利好。短期,在线教育既要和传统教育进行性价比的竞争,又要互相之间进行同质化竞争,消耗巨大。

另一方面,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教育市场看上去广阔,实则沟壑纵横,处处是地域壁垒和品类壁垒,不太可能用纯互联网的打法迅速统一;迄今为止,科技并没有改变教育产品的基本形态,互联网+教育仍属于简单加和的形式,尚未发现更高效的科技赋能教育的模式。在这样的业态下,互联网+教育还处于行业发展的最初期。

互联网背景创业者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尊重,以及迅速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在线教育公司是否能够找到真正的价值点、有效利用互联网产业经验和势能的关键。

房地产+教育 = 教育综合体

和互联网教育相似的是,房地产+教育的综合体同样面临它究竟是姓「地产」还是姓「教育」的灵魂拷问。毕竟,所有知名房地产集团都早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教育服务配置的尝试。无论是商业地产还是住宅小区,教育服务的入驻已经是提升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综合体的教育属性的重要性大于地产运营的重要性。

相对产品和价格都已经比较标准化的地产行业,教育的成效和成本都更加非标准化。从教学方法、最佳班型、管理方式到家长体验,都处于探索迭代阶段。教育的非标性造成了家长对于教育专家的声誉、口碑的高度依赖。我们看到的数据是,对于K12等涉及考试成绩的课目,不论离家多远、入学多难,90%的家长也会选择送孩子去名师班;对于幼教和素质教育早期,地理位置(地产行业的思维重心)才纳入考量范围。

中国教育业的现状,好的老师重金难求,好的学校管理者屈指可数,这是整个教育综合体行业的痛点。我们尚未看到好的模式能够使教育专家的管理能力规模化。

媒体+教育 = 教育内容付费、轻课

最近看到几个央视出身、转行做教育的创业者做出的教育轻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美」。这一代的孩子们能用上当年大牌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教育内容,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在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上,优秀媒体人的工匠心和制作水准都远远超过传统教育人。

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在媒体+教育创业者身上看到了和互联网+教育创业者相反的趋势:媒体的「产品为王」普遍是从专家视角出发的。而互联网的「产品为王」是以数据佐证的用户行为来定义产品的优劣。究竟哪种思路更适合教育产品?

我们认为,K12、考级、考证培训这些目标明确、衡量系统成熟的教育品类(同时也是蓝象常说的「重服务」教育产品),互联网的产品思维更适用;而对于人文素养、科普、情商教育这些「轻教育」产品而言,媒体的打法更有天然优势。

无论是哪一类教育产品,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平台上有效的触达目标用户?这个领域有值得媒体+教育人深度挖掘的机会。

通讯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5G+教育

随着电信通讯业的成熟并逐渐成为基础设施,我们见到一批优秀的通讯行业创业者进入教育领域。十年前建设移动互联网的经验,使得他们在今天的智慧城市、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领域具备无人能及的优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最初成就的是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但是从市场体量而言最终受益者却是我们当年称为「增值服务」的,基于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同样,智慧校园、5G的机会一开始在于有能力提供底层和中层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未来,我们相信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中会演化出更高级、更多样化的教育产品。

硬件+教育 = 教育智能硬件

蓝象最近的文章「教育+智能硬件:教育行业新入口」一文已经充分阐述了我们对于教育硬件的高预期。我们蓝象营 7 期公布的智能 MP3 和幼儿智能点读笔项目,也已经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受到教育资本圈的热烈追捧。蓝象近期会继续在港澳深大湾区开展路演和拜访活动,搜索在教育硬件方面有创新产品和创新模式的创业者。

游戏文娱+教育 = 教育游戏化

作为第一代还不会走路就会玩红白游戏机的投资人,我相信工作和生活的游戏化(Gamification)是大趋势。(巧了不,黑石的创始人Robert S. Kapito老爷子也这么说。)那么,教育的游戏化和趣味化也是定势,待确认的只是程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之前文章:国民生活水平提升推动教育消费品类迁移)。在一个生活日渐优裕、成人的生活日趋娱乐化的社会里,无趣的学习是不合理的。

游戏行业有一个诞生至今都没有解决的痛点:Hit Business(大成大败)。即使是最好的制作人也无法预测一款游戏大作的生命周期和商业回报。后来出现的网络游戏试图缓解这个矛盾:点卡付费、版本小步迭代,社交属性,都增加了用户粘性,给游戏制作团队提供了调整的余地,但是,好游戏的制作成本更加冲出天际,始终没有找到让游戏业的商业回报趋于稳定的成功模式。

类比目前蓝象体系里游戏出身的教育人:我们相信他们做教育的纯正初心;对他们提高教育产品趣味性、使得孩子更有学习动力这方面的能力也心悦诚服。但是,作为一个品类,教育游戏化产品是否能够解决稳定商业回报的问题?将来会不会出现教育类的网络游戏,为教育开辟新的场景?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