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行情 >

劳动关系学院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开设劳动通论通识必修课

2022-06-14 09:06:05 来源: 用户: 

也许和校名里有“劳动”二字有关,劳动关系学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早在2016年,劳动关系学院就明确将“劳动情怀深厚”确立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四维目标之一,劳动法律宣传与服务进社区进企业、关注民生志愿公益行动团等一大批“专业+劳动”特色育人活动涌现出来,成为持续时间久、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力高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自2018年起,劳动关系学院开展“大国工匠面对面”志愿服务,以“1名劳模志愿者+10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模式开展。活动中,学生志愿者与劳模学员结伴走进、社区、医院、企业,开展劳模事迹宣讲、劳模技艺展示、劳模精神座谈等。此项志愿服务已开展活动17次,两万余人受益。

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劳动关系学院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开设“劳动通论”通识必修课,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教育,普及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必备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同时,学校开设“大国工匠面对面”思政类公选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党和大政方针,精心挑选若干主题作为案例背景。每个案例都邀请该行业领域的一位劳动模范走进课堂,讲述从业经历,演示精湛技艺,阐释工匠精神。

劳动模范也加入到了学校的育人环节中。学校开办“劳模大讲堂”,先后邀请许振超、郭明义等20余名全国著名劳模走上讲台,分享成长历程,宣讲劳模事迹。此外,学校将劳模精神融入党建工作,坚持组织劳模班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结对子共建。选聘劳模兼职辅导员。

学校充分发挥劳动领域学科高度集聚、相关的优势,以劳动科学研究丰富、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学校组建了全国高校首家劳动关系与工会领域新型智库,编写出版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劳动的名义》《劳模口述史》等18部著作。2019年,学校成立劳动教育中心,作为统筹规划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创办了全国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劳动教育评论》,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持续加强与改进汇聚智慧。

《教育报》2020年05月20日第4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