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做题的三步法
大家好,我是客服小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初中物理做题的三步法的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初中物理做题的三步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想象给定的物理过程。每一个物理问题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物理的图画解决问题就是探索这个物理过程的规则和结果。然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标题中,物理进程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通过想象搞清楚整个物理进程,画出物理的全貌
2、在分析和想象物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紧扣问题的意义,仔细推敲关键词。比如“恰到好处”这个词的意思是“完全平衡”和“完全为零”;另一个例子是“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小距离”中的“最大”和“最小”。再比如“慢变”和“快压缩”,比如“慢”和“快”。这些话往往表明一个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物理进程。如果你轻易放过这些话,你所想象的物理进程往往是不完整的或者完全错误的。
3、素描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和想象物理过程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如果我们能抓住它们的关键图像并对其进行素描(如物体轨迹的素描、实验装置的原理图、电路图等)。),这对进一步分析会很有帮助。
4、准确把握研究对象。
5、完成第一步考查后,了解题目给出的所有物理过程,就要准确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个物理过程。
6、如何才能准确确定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坚持题目提出的问题。比如:“这些残余气体的压力是多少?”我们可以直接把“残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有很多课题的研究对象相对隐蔽,所以我们间接选择那些已知条件较多、与课题中提出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对象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比如“A中气体的体积是多少?”如果不方便直接选择A中气体的体积,那么如果选择B中气体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温度和压力已知,体积也已知。同时,除了B中的气体之外,原来的氧气就是a中的气体,像这样间接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在电学练习中经常用到。
7、我上面讲的是解决一般物理习题的关键前两步,学生要注意。
8、挖掘隐藏条件
9、具有一定难度的物理试题往往包含隐藏条件,这些隐藏条件可以是已知条件、要求、物理过程、物理图像中和定律的应用范围以及试题答案。如果能及时挖掘出这些隐藏的条件,就应该能克服“思维陷阱”,突破解决问题的障碍,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
10、(1)从物理概念的内涵中找出隐藏的条件。
11、物理的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一,很多题目的一些条件都隐藏在相关概念中,所以我们可以从分析概念中挖掘出隐藏的条件,寻求解决方案。
12、(2)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找出隐含的条件。
13、在物理问题中,问题叙述过程中存在一些隐含的条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物理现象和问题中的临界条件,就应该能够找出隐含的条件。
14、(3)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出隐含条件。
15、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中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要条件。
16、(4)找出物体运动物理定律约束下的隐藏条件。
17、确定物理的运动状态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物体的运动状态往往受到一些物理定律的约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运动过程中的物理物理定律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隐含条件。例:一个倾斜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爆炸成两块质量相等的物体,最高点距离地面19.6米。爆炸后一秒,第一片落在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距离投掷点100米。问第二块落地多远。(不含空气阻力)如果要求第二块落地点与投掷点的水平距离,则必须知道爆炸后两块的运动状态。这是这个问题的隐含条件。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定律找到物体在爆炸前后遵循的这个隐含条件。爆炸后,如果第一块在自由落体中运动,其落地时间为t=2秒,而标题中的下落时间为1秒,因此可以判断第一块垂直向下运动。考虑到爆炸前后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动量守恒,可以确定第二块体斜向上运动。确定物体爆炸前后的运动状态后,可以用运动和动量定律求解。
18、(5)从题型中的数学关系找出隐含条件。
19、正确的示意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含义,启发思路,还可以通过数学关系找出问题中隐含的条件。这种方法不仅广泛应用于几何光学,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物理问题。
20、(6)从物理找到隐含条件
21、对于某些问题,物理模型模棱两可,难以直接处理。只有将复杂模型适当地转化为隐式理想化模型,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22、(7)从关键语句中寻找隐含条件。
23、在物理问题中,常见的关键术语是:表示为极端条件的术语,如“最大”、“最小”、“至少”、“恰到好处”等,都暗示某些物理量可以取特殊值;用理想化模型表示的术语,如“理想变压器”、“光杠杆”、“光滑水平面”等。如果扣除关键术语,挖掘隐藏条件,就能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
24、(8)从标题图中寻找隐含条件。
25、物理问题的一些条件隐藏在问题的图形中。只有用问题的条件来分析图形,从图形中挖掘出隐藏的条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