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海外培训是提升领导干部国际视野的重要方法

导读 海外培训是提升领导干部国际视野的重要方法。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简称研修计划)由李兆基基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共同出资设立

海外培训是提升领导干部国际视野的重要方法。“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简称“研修计划”)由李兆基基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共同出资设立,由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2012年至2016年,首轮计划出资8000万元,派遣近千名中西部地方高校领导赴海外开展研修。第二轮计划则增加了“双一流”校长团和教务处长团。截至2018年11月底,研修计划共派出66个团组,培训来自中西部25个省份、500余所高校的1452人次。
 

研修计划的实施成效如何,取得了哪些经验?参加培训后,中西部高校领导在实践中进行了哪些探索?研修计划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地回访、研讨会、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参加过培训的中西部大学校长中开展深入调研。其中,实地回访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中南和华东6个片区开展;研讨会在内蒙古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延安大学等高校多次召开,深入访谈近百人,发放调查评估问卷1000余份。

一、项目实施以来的成效与经验

1.中西部高校领导对研修计划总体满意度高

根据2012年至2018年的培训工作评估报告分析,中西部大学校长对研修计划总体满意度高。以2018年11月派出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3个团为例,对研修总体的满意率超过90%,其中对澳大利亚、加拿大项目的满意率均达到100%。一些校长在评估问卷中给出了正向反馈,“建议继续组织此类培训,以利开阔视野,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为我所用,促进我国中西部高校发展”。

2.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

为高质量推进研修计划,项目实施方突出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开展需求调研。在出国研修前,围绕“大学治理结构和大学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大学的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主题进行调研,依据结果与海外培训单位共同制订培训计划、研讨设计培训内容。

3.设计环环相扣的“四段式”培训模式

研修计划设计了“四段式”培训模式,即国内预培训6天、海外研修21天、回国总结3天,而后对参训学员进行回访。其中,海外研修围绕各团主题,设计针对性课程,在两所世界知名大学定点学习,同时走访考察若干所代表性大学和机构。数据显示,中西部高校领导对国内预培训和回国后总结交流的满意度较高,满意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对海外研修阶段的满意度稍低,少部分在80%以上,其余在90%以上;学员对后期回访普遍表示肯定,希望可以将其常态化,跟进研修实效并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4.利用项目评估数据提升海外研修效果

2012年研修计划启动之初,就制定了相应的评估制度,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逐渐完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实施方针对每一个团组制定评估问卷。例如,2012年德国团学员对相关合作单位的组织管理满意率为79.9%,对项目整体的满意率为87.2%,原因在于学员对柏林自由大学的满意度较低,同时餐饮、交通、翻译等方面没有达到学员的预期。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方及时做出调整,2016年项目整体满意率达到100%。

5.研修计划成果丰硕、类型多样

组织实施方面,研修计划形成了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方案计划、规章制度、培训《工作简报》等成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形成了前文6个片区的回访调研报告。参训学员方面,他们提交的高质量个人培训总结,已编制成13期《研修成果专辑》;同时,学员根据参训后的理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形成了改革创新案例,出版了《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培训成果辑录》。海外研修还搭建了国际国内的交流平台,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超300个,为中西部高校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项目有待完善的几个关键问题

1.学员结构有待优化,培训范围可以拓宽

统计显示,参训学员性别比例悬殊,女性学员仅占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女性成为高校领导的难度较高、比例较低;二是女性领导获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这说明要从根本上加大对女性领导干部的培养,要给女性更多参加高层次领导干部培训的机会。

在培训的66个团组中,只有4个团组是高职校长班,占比较低。我国正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对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的培训是当下干部培训的应有之义。

2.培训形式需要丰富,培训节奏过于紧张

调查中很多学员反映,海外研修时报告类授课多,不同学校的内容重复度高;校园参观中,表面参观较多,希望能真正深入实验室和课堂参观;希望能够与国外大学的分管校领导、高校教师、外国学生、中国留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希望增加国际前沿讲座,让学员了解世界科技前沿进展及高等教育最新理念。

此外,学员反映海外研修课程安排过于紧张,下飞机后就要进入学习状态。但由于倒时差和语言适应,高密度安排反而降低了培训实效。

3.培训内容有待拓展,课程安排需要深化

调研中有学员反映:“在海外培训阶段,基本都以高校为主,虽然看了不同类型的高校,但对所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得相对较少。”这涉及培训内容的两个主要方面:专业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之前的培训多以专业能力为主,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历史、科技、外交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的培训,增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方面的培训,以提高高校领导科学人文素养。

4.培训后缺乏有效对接,观念与实践衔接不畅

海外研修过程中,参观考察的学校以高水平大学为主,而学员大部分来自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直接借鉴高水平大学的理念和方法难度较大。访谈中,学员表示希望安排考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例如增加社区学院等。

理念层面的改变是先导,实践层面的改进是最终目的。但在回访中,学员表示在培训中产生了很多好的理念想法,但回到学校后又陷入繁杂的事务中,很难将理念落地。

三、进一步提升研修计划质量的建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