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带拼音】《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夏日乡村中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的场景,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对《所见》一诗的详细总结,并附上带拼音的原文和注释,便于学习与理解。
一、诗歌简介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所见 |
作者 | 袁枚(清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内容主题 | 描写夏日乡村生活,表现牧童的快乐与自然之美 |
风格 | 清新自然、生动形象 |
二、原文与拼音对照
原文 | 拼音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hū rán bì kǒu lì. |
三、诗意解析
1. “牧童骑黄牛”
开篇点明人物和场景: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2. “歌声振林樾”
牧童的歌声响亮,回荡在树林之间,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3. “意欲捕鸣蝉”
突然,牧童停止歌唱,似乎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蝉,表现出孩童的机灵与好奇。
4. “忽然闭口立”
为了不惊动蝉,牧童立刻停下歌声,静止不动,动作细腻,富有画面感。
四、赏析要点
- 画面感强:通过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景画。
- 情感真挚:通过对牧童行为的描写,表现出孩子纯真的天性和对自然的热爱。
-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层次分明,寓意深远。
五、教学建议
对于小学生或初学者来说,《所见》是一首非常适合朗读和背诵的古诗。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同时引导他们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结语
《所见》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画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首不可多得的小诗。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