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的去世时间】黄观是明朝初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曾担任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等要职。他因在靖难之役中忠于建文帝,拒绝投降朱棣,最终被处死,成为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关于他的去世时间,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但不同史料之间存在细微差异。
黄观的去世时间主要集中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后,即公元1402年。根据《明史》及部分地方志记载,黄观在朱棣攻入南京后被捕,并于同年被处决。虽然具体日期未有详细记录,但普遍认为是在1402年六月或七月间。由于黄观的忠诚行为和悲剧结局,他在后世被赋予了较高的历史评价。
黄观去世时间对照表
史料名称 | 记载内容 | 时间范围 |
《明史·黄观传》 | “观既败,自经死。” | 公元1402年 |
《明实录》 | “黄观等皆伏诛。” | 公元1402年 |
地方志(如《歙县志》) | 提到黄观在“靖难之变”后被杀,但未明确具体月份。 | 公元1402年 |
《国榷》 | “黄观死于燕王入京之后。” | 公元1402年 |
《明通鉴》 | 明确指出黄观在“壬午年六月”被处死。 | 公元1402年六月 |
综上所述,黄观的去世时间大致可以确定为1402年,具体月份多为六月或七月。尽管各史料对细节描述略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地指向这一时期。黄观的死亡不仅标志着其个人命运的终结,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