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殒身不恤意思】“殒身不恤”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死而无悔,谓之‘殒身不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正义、理想或信念,即使牺牲生命也毫不后悔,表现出极高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在现代语境中,“殒身不恤”常用于赞扬那些为国家、民族、社会或他人利益而英勇献身的人。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牺牲精神,也传递出一种崇高的道德价值观。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殒身不恤 |
拼音 | yǔn shēn bù xù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释义 |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形容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有坚定信仰、无私奉献的精神。 |
近义词 | 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奋不顾身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贪生怕死、胆小怕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历史人物评价 | 革命先烈们殒身不恤,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文学作品描写 | 他虽知前路艰险,仍毅然踏上征途,可谓殒身不恤。 |
现代激励语境 | 在灾难面前,消防员们殒身不恤,冲在最前线保护群众安全。 |
三、总结
“殒身不恤”是一种高度赞扬的表达方式,强调个体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依然坚持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英雄气概,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着激励人心的作用。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与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