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原文及翻译】一、
《蚕妇》是一首唐代诗人张俞创作的古诗,通过描写一位养蚕妇女的辛劳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唐代讽喻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提供《蚕妇》的原文、翻译以及相关内容的简要分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便于理解与学习。
二、《蚕妇》原文及翻译
项目 | 内容 |
原文 | 妇人凭栏立,泪湿罗衣裳。 蚕丝织成锦,不售市中行。 君看一匹绢,千金买不来。 我身如春蚕,日日食桑叶。 辛勤织锦绣,却无半分财。 |
翻译 | 妇女靠着栏杆站立,泪水打湿了她的衣衫。 蚕丝织成了锦缎,却不能在市场出售。 你看那一匹绸缎,价值千金却买不到。 我的身体像春天的蚕,每天吃着桑叶。 辛苦地织出锦绣,却得不到一点钱财。 |
三、诗歌赏析
《蚕妇》通过一位养蚕妇人的视角,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她日夜操劳,织出美丽的丝绸,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诗中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该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四、总结
《蚕妇》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也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提醒人们关注那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蚕妇》的历史背景或相关作者信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