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的意思解释】“食言”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或说过的话。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表达对他人失信行为的不满时。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指说话不算数,违背诺言,不履行自己说过的话 |
来源 | 出自古代文献,如《左传》等典籍中均有相关用法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失信,也可用于自责 |
情感色彩 | 负面,表示失信、不守信用 |
近义词 | 失信、背信、失信于人 |
反义词 | 守信、践诺、信守 |
二、详细解释
“食言”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为:“子犯曰:‘君惠徼福于厉王,而使吾主晋国,以求大东之利。今其食言,是弃信也。’”这里的“食言”指的是违背之前的承诺,失去了信誉。
在现代汉语中,“食言”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没有按照自己所说的话去做,或者在关键时刻未能兑现承诺。例如:“他答应今天来帮忙,结果却食言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对方未履行承诺的失望和不满。
此外,“食言”也可以用于自述,比如:“我这次没能按时完成任务,真是食言了。”这种用法体现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日常交流 | “你之前说好要帮我搬家,结果又食言了。” |
工作场合 | “公司这次没有兑现当初的福利承诺,员工感到很失望。” |
婚姻家庭 | “他一直承诺会多陪家人,但总是食言。” |
社交关系 |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诚信,不能经常食言。” |
四、注意事项
1. 语气要恰当:使用“食言”时,应根据场合调整语气,避免过于严厉或伤害他人感情。
2. 语境要清晰:确保上下文明确,让听者或读者能够理解“食言”的具体含义。
3.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将“食言”用于小事上,以免削弱其严肃性。
五、结语
“食言”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更是一种道德评价。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诚信、言出必行,是赢得他人信任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应当尽量避免“食言”,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