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漏万意思是什么】“挂一漏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列举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而遗漏了大部分。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语言表达上的不完整,也常用来指代在分析、总结或计划中考虑不周全、不够全面的情况。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出处 | 含义 |
挂一漏万 | guà yī lòu wàn | 《汉书·东方朔传》 | 在列举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而忽略了大部分。 |
二、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句子 |
用于描述列举不全 | 他在汇报中挂一漏万,很多重要问题都没有提到。 |
用于自我批评 | 我这次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有些细节挂一漏万。 |
用于评价他人 |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但部分观点挂一漏万,显得不够全面。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顾此失彼、挂一漏十、以偏概全 |
反义词 | 全面详尽、面面俱到、无一遗漏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适用: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语气色彩: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通常用于指出不足或不全面之处。
3. 避免滥用:不要在不需要强调“不全面”的情况下随意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五、总结
“挂一漏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在列举或描述时的不完整性。它提醒我们在表达和思考时要尽量全面,避免因疏忽而造成信息缺失。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工作汇报,都应尽量做到逻辑清晰、内容完整,避免“挂一漏万”的情况发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学习,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