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尊降贵是什么意思】一、
“纡尊降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地位或身份较高的人放下架子,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去接触或帮助地位较低的人。这个成语带有褒义色彩,强调的是谦逊、尊重他人和愿意亲近普通人的美德。
该成语源于古代官场或贵族社会中,高层人物为了拉近与下层民众的距离,会主动做出一些看似“屈尊”的举动。虽然表面上看是“降贵”,但实质上是一种对他人尊重的表现。
在现代语境中,“纡尊降贵”可以用来形容领导、名人、成功人士等主动接触基层群众、参与公益活动或与普通人交流的行为。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修养,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纡尊降贵 |
拼音 | yū zūn jiàng gu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故贤者不以位卑而失其志,不以贫贱而忘其行,是以能致其名,而不失其身。若夫权贵之徒,自高其位,耻于下问,此则所谓‘纡尊降贵’者,未之有也。” |
释义 | 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主动降低身份去接触地位低的人。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领导、名人、官员等行为。 |
近义词 | 身先士卒、亲民爱民、平易近人 |
反义词 | 高高在上、趾高气昂、目中无人 |
用例 | 市长亲自到社区调研,可谓“纡尊降贵”,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
褒贬色彩 | 褒义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赞扬领导或公众人物的亲民行为 |
三、结语
“纡尊降贵”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人格魅力。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平等与尊重的重视不断加深,这种行为越来越受到赞赏。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高贵不在于身份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愿意俯身倾听、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