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奔马的介绍】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工艺结合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它不仅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青铜器,更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铜奔马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汉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一、铜奔马的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铜奔马(马踏飞燕) | 
| 出土地点 |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 
| 发现时间 | 1969年 | 
| 现藏地 | 甘肃省博物馆 | 
| 制作年代 | 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 | 
| 材质 | 青铜铸造 | 
| 高度 | 约34.5厘米 | 
| 重量 | 约7.15公斤 | 
二、铜奔马的艺术特点
1. 动态感强
铜奔马以三足腾空、一足踏在飞燕上的姿态展现奔跑的瞬间,动感十足,富有生命力。
2. 比例协调
马身线条流畅,肌肉饱满,整体比例协调,体现了古代工匠对人体结构和动物形态的深刻理解。
3. 象征意义
“马踏飞燕”不仅是对速度的赞美,也象征着力量与自由,寓意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
4. 工艺精湛
青铜铸造技术高超,细节刻画精细,尤其是飞燕的羽毛、马鬃等部分,均表现得栩栩如生。
三、铜奔马的历史价值
- 文化象征: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广泛用于宣传中国历史文化。
- 艺术典范:其造型和技艺对中国后世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 历史见证:出土于汉墓,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及工艺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铜奔马的文化影响
铜奔马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它被多次选为国家文物展览的重点展品,并出现在各类书籍、影视作品中,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总结
铜奔马是东汉时期青铜器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如今,铜奔马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与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