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出处

2025-07-07 15:52:41

问题描述: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出处,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5:52:41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出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句话出自毛泽东同志的《清平乐·六盘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句著名诗句。它不仅体现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也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原文出处

该句出自毛泽东于1935年10月创作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诗写于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反映了当时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二、诗句解析

词语 含义 体现精神
不到长城非好汉 没有登上长城就不是真正的英雄 表达了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
屈指行程二万 回头计算长征的路程已达二万五千里 突出长征的艰难与伟大
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

三、历史背景

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历时一年零三个月,行军约二万五千公里,穿越十多个省份,最终到达陕北。这段历程充满艰险,但红军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这一壮举。

毛泽东在翻越六盘山时写下此诗,既是对长征艰辛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四、现实意义

“不到长城非好汉”已成为激励人们克服困难、追求理想的名言。它不仅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也适用于现代人面对挑战时的态度。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诗句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含义 勇气与坚持,长征的艰辛与伟大
现实意义 鼓励人们迎难而上,追求理想

通过了解这句诗的来源与内涵,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能从中汲取力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