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木屐的汉语大词典

2025-07-31 02:11:51

问题描述:

木屐的汉语大词典,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02:11:51

木屐的汉语大词典】“木屐”一词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权威的汉语辞书,对“木屐”的解释较为全面,涵盖了其本义、引申义以及文化内涵。以下是对“木屐”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在《汉语大词典》中的相关信息。

一、

“木屐”是一种传统的鞋类,通常由木头制成,底部有齿状结构,便于行走于泥地或湿滑地面。在中国古代,木屐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常出现在诗词、绘画及民间习俗中。随着时代发展,木屐逐渐被现代鞋类取代,但在某些地区仍保留使用习惯。

《汉语大词典》中,“木屐”条目收录了其基本释义、出处、引申义及相关词语,体现了该词在语言学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此外,词典还提供了相关词汇的例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其用法。

二、表格展示(《汉语大词典》中“木屐”条目)

项目 内容
词目 木屐
拼音 mù jī
注音 ㄇㄨˋ ㄐㄧ
部首
笔画 13画(木:4画,屐:9画)
释义 一种木制的鞋,底有齿,用于行路,尤宜于泥地。
出处 见《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作桓冲骑兵参军,尝雪夜乘小舟诣戴逵,未至,辄回舟而返。” 注:“屐,木履也。”
引申义 比喻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行为。
相关词语 木屐声、木屐舞、木屐步
例句 “木屐轻踏青石板,步步生风。”
文化意义 古代文人常穿木屐出游,象征闲适与高雅;亦可用于祭祀或民俗活动。
现代用法 现多用于文学描写或特定文化场合,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

三、结语

“木屐”虽已不再是现代人的日常穿着,但其在汉语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通过《汉语大词典》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传统物品背后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了解“木屐”的词义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