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如浮云中的出处】一、
“于我如浮云”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是孔子表达自己对富贵名利态度的一句经典名言。原句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说,吃粗粮喝清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乐在其中;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毫无意义。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道德操守的重视,强调君子应以仁义为本,而非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在后世文学与文化中,“于我如浮云”常被用来形容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超脱。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出处及含义,以下表格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归纳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述而》 |
原文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作者 |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
语境 | 孔子自述生活简朴,但内心安乐,认为不义之财如浮云般虚无缥缈 |
含义 | 表达对物质利益的淡泊,强调道德修养高于财富地位 |
文化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表达高洁情操和超然心态的常用典故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或批评功利主义行为 |
相关引用 | 如苏轼、陶渊明等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均有类似表达 |
三、结语
“于我如浮云”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了解其出处与内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人格修养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