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后一句是什么】“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想要静止,但风却不停吹动;比喻人想归隐或安于现状,但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却无法停止。它常用来表达一种无奈与被动的情绪。
下面是对这句古语的总结与延伸说明:
一、原文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孔子家语·卷二》 |
原文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二、后一句是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后一句是:
“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想要孝顺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已经不在了。两者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三、语义分析
词语 | 解释 |
树欲静 | 树想要安静、不动 |
而风不止 | 但是风却不停吹动 |
子欲养 | 孩子想要赡养父母 |
而亲不待 | 但父母却已经去世了 |
四、常见用法与引申意义
1. 劝诫珍惜时间: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
2. 表达无奈情绪:在面对外部压力或不可抗力时,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3. 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尤其在“子欲养而亲不待”中,突出了孝道与亲情的珍贵。
五、相关名言对比
名言 | 出处 | 含义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孔子家语》 | 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 | 劝诫珍惜青春时光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苏轼 | 表达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
六、总结
“树欲静而风不止”与“子欲养而亲不待”共同构成了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时间的无情。它不仅用于文学表达,也常被用作生活中的警醒之语,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善待亲人。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句古语的来源、含义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