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原文

2025-09-23 00:28:26

问题描述: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原文,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00:28:26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原文】“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这句话出自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这部小说创作于1940年,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讲述了一名美国志愿者罗伯特·乔丹在战争中执行任务、经历爱情与牺牲的故事。

这句话本身并非小说的标题,而是小说结尾处的一段著名独白。它源于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的诗句:“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独自存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块泥土,是整体的一部分……因此,永远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海明威在小说中引用了这段话,强调人类命运相连、个体的死亡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思想。这一主题贯穿全书,成为小说的核心思想之一。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的重要主题之一,源自约翰·多恩的诗句。该句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每个人的死亡都与他人有关。小说通过战争背景下的个人经历,展现了这一哲学思想,并引发了读者对生命、责任和共同体的深刻思考。

表格:关键信息对比

项目 内容
句子来源 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原文出处 约翰·多恩的诗句:“No man is an island... it tolls for thee.”
小说背景 西班牙内战(1936-1939)
主题思想 人类命运相连,个体的死亡影响所有人
作者意图 强调团结、牺牲与责任感
文学意义 成为经典语录,常被用于表达共情与集体意识

如需进一步探讨这句话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或其在文学中的影响,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