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古诗原文及翻译】杜甫的《房兵曹胡马》是一首以马为题材的咏物诗,通过对一匹骏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和理想人格的赞美。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二、翻译
| 原文 | 翻译 |
|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 这匹胡马出自大宛国,骨骼清瘦却显得锋利挺拔。 |
|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 它的耳朵像竹子般直立,四蹄轻快如风。 |
|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 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所阻挡,真是可以托付生死的良驹。 |
|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如果有这样的骏马,就可以驰骋万里,纵横无阻。 |
三、总结
《房兵曹胡马》通过描绘一匹神骏的战马,不仅展现了马的英姿飒爽,也寄托了诗人对英勇精神与壮志豪情的向往。诗中“锋棱瘦骨”、“风入四蹄”等句,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而“真堪托死生”、“万里可横行”则体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力量的推崇。
此诗虽写马,实则借马抒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杜甫以马喻人,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四、拓展理解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生活困顿,但依然心系国家。诗中对马的赞美,也暗含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 艺术特色:语言凝练,意象鲜明,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现实意义: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不仅是对马的赞美,更是一种精神象征,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深沉的思想情怀。它不仅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也是现代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文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