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的意思解释】“高风亮节”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气节。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那些在道德、操守、原则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人物,尤其强调他们在面对诱惑、压力或困境时,依然坚守正道、不为所动的精神风貌。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高风 | 指高尚的风范、品德,如清廉、正直等 |
| 亮节 | 指坚定的节操、气节,如忠诚、勇敢、不屈不挠 |
整体含义:形容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气节,通常用于赞扬那些在政治、道德、人生选择上表现出色的人。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高风亮节,非吾所及也。”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文章、演讲、评论中,表达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 近义词: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正直无私
- 反义词:卑躬屈膝、趋炎附势、贪图名利
三、典型例子
| 人物 | 表现 | 原因 |
| 文天祥 | 抗元失败被俘,宁死不降 | 坚守民族气节,不屈服于敌人 |
| 诸葛亮 | 忠心辅佐刘备、刘禅 | 坚持忠君爱国,不谋私利 |
| 林则徐 | 虎门销烟,拒绝贿赂 | 坚持正义,维护国家利益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高风亮节”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更是对当代人的一种精神指引。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坚定的原则,都是一个人赢得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基础。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高风亮节 |
| 含义 | 形容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气节 |
| 出处 | 《后汉书》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敬佩 |
| 现实意义 | 提倡正直、忠诚、不屈服的精神 |
通过了解“高风亮节”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