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为什么叫高三十五君】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风雄浑豪放,多描写边疆战事和将士情怀。在古代文人中,高适还有一个别称——“高三十五君”。这个称呼看似奇怪,实则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一、
“高三十五君”这一称号并非高适的本名或正式字号,而是后人根据他的年龄、身份或仕途经历而赋予的一种戏称或雅号。关于“高三十五君”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年龄说:高适曾官至散骑常侍,享年62岁,而“三十五”可能是他某段时间的年龄,或是他在某个阶段的自称。
2. 官职说:在唐代,“三十五”可能指代某种官职或爵位,但并无明确记载。
3. 诗文引用说:高适曾在诗中自称为“高三十五”,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嘲或调侃的语气,表达自己仕途坎坷、年华老大却仍未得志的心情。
4. 民间传说:也有说法认为“高三十五君”是民间对高适的一种亲切称呼,源于他对百姓的关怀与诗歌中的深情。
总体来看,“高三十五君”更多是一种文学化的称谓,反映了高适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和个性,也体现了古人对诗人的一种敬称方式。
二、表格对比分析
| 说法类型 | 内容说明 | 是否有依据 |
| 年龄说 | 高适生卒年为698—759年,享年62岁,可能在35岁时有过相关自称 | 无直接史料佐证 |
| 官职说 | “三十五”可能指某种官职或爵位,但唐代并无明确对应 | 无明确记载 |
| 诗文引用说 | 高适诗中自称为“高三十五”,如《燕歌行》等作品中可见类似表达 | 有诗句可查 |
| 民间传说 | “高三十五君”是后人对高适的尊称或昵称 | 口耳相传,缺乏文献支持 |
三、结语
“高三十五君”虽非高适的正式称号,但它承载了后人对这位边塞诗人的敬仰与理解。无论其来源如何,这一称呼都成为高适文学形象的一部分,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唐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