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是一所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综合性高等学府,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始建于1933年,前身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历经多次更名与合并,于2001年正式更名为“广东华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高校,华南师大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学校概况
| 项目 | 内容 |
| 全称 |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 |
| 简称 | 华南师大 |
| 建校时间 | 1933年 |
| 所属地 | 广东省广州市 |
| 主管单位 | 广东省教育厅 |
| 学校类型 | 综合性师范大学 |
| 校训 | 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
| 校区分布 | 有石牌、大学城、南海等多个校区 |
二、学科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以师范类学科为主,同时涵盖文、理、工、管理、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包括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 学科类别 | 代表性专业 |
|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 |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 |
| 理学 |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
| 管理学 | 行政管理、工商管理 |
| 艺术学 | 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 |
三、师资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其中不乏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以及博士生导师。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 教师构成 | 数据 |
| 教职工总数 | 约3000人 |
| 正高级职称教师 | 约600人 |
| 博士学位教师 | 约50% |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5人 |
| 省级教学名师 | 15人 |
四、科研成果
华南师范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学校还建有多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为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科研平台 | 说明 |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智能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工程研究中心 | 广东省智能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年均立项约50项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年均立项约80项 |
五、校园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拥有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文体赛事和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校园文化活动 | 说明 |
| 学术讲座 | 每学期举办数十场 |
| 文体比赛 | 包括辩论赛、合唱比赛、篮球赛等 |
| 志愿服务 |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与公益项目 |
| 校园文化节 | 每年举办一次,展示学生才艺 |
六、就业与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 就业率 | 数据 |
| 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 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
| 深造率 | 约30% |
| 校友企业合作单位 | 超过500家 |
| 校友影响力 | 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均有杰出代表 |
总结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始终秉持“为人师表”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和社会栋梁。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和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展现出较强的综合实力,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