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宁生平】张以宁(1308年-1370年),字志道,号翠微,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一生经历元末动荡与明朝建立,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其文学成就和政治生涯都颇具影响力,尤其在诗文创作上,风格清丽,情感真挚,被后人称为“元末四大家”之一。
一、生平概述
张以宁出生于浙江临海,自幼聪慧好学,早年入仕元朝,曾任翰林待制、国子司业等职。元末社会动荡,他目睹朝廷腐败,曾多次上书言事,但未能得到重视。明朝建立后,他归顺朱元璋,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参与编修《元史》。晚年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归隐,最终病逝于故乡。
二、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308年 | 张以宁出生,浙江临海人 |
1326年 | 中进士,入仕元朝,任翰林待制 |
1340年 | 官至国子司业,主持太学教育 |
1352年 | 元末战乱起,张以宁上书言政,未被采纳 |
1367年 | 明军攻占杭州,张以宁归顺朱元璋 |
1368年 | 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参与《元史》编修 |
1370年 | 病逝于家乡,享年62岁 |
三、文学与思想贡献
张以宁的诗文作品多反映他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关注。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主义色彩。他在《元史》编修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世研究元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对明代初期文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四、评价与影响
张以宁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其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选择。他既曾在元朝为官,又能在明朝重新出仕,显示出其政治智慧与适应能力。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主张,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
张以宁一生历经元明更替,既是文人,也是官员,其人生轨迹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也在政治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值得后人研究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