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草堂记原文及翻译庐山草堂记原文及译文】一、
《庐山草堂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庐山修建草堂的过程与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文中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思想境界。
本文不仅是一篇游记性质的文章,更是一篇体现白居易人生哲学的作品。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对草堂建筑的描述,也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有对内心世界的抒发。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余尝游于庐山,见其峰峦秀出,林木葱茏,遂有卜筑之意。 | 我曾经游览庐山,看到那里山峰秀丽,树木茂盛,于是萌生了在此建屋居住的想法。 |
因择其地之胜者,得一谷,可以避世,可以养性。 | 于是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在一处山谷中,可以远离尘世,修养身心。 |
乃筑草堂于其间,不饰华美,惟求适意而已。 | 于是在这山谷中建造了一座草堂,不追求华丽装饰,只求舒适自在。 |
其前有溪,其后有山,水声潺潺,松风瑟瑟,令人神清气爽。 | 堂前有溪流,堂后有山峦,溪水潺潺,松风阵阵,让人神清气爽。 |
每日晨起,披衣而坐,听鸟鸣于林,观云生于谷。 | 每天清晨起床,披上衣服坐在堂前,听树林中的鸟鸣,看山谷间的云雾升起。 |
或读书,或赋诗,或静坐,皆得其乐。 | 有时读书,有时作诗,有时静坐,都能从中获得乐趣。 |
吾心之所向,不在富贵,而在山水之间。 | 我的心志并不在于荣华富贵,而是在于山水之间。 |
草堂虽小,然足以寄吾情,安吾志。 | 草堂虽然简陋,但足以寄托我的情感,安定我的志向。 |
三、总结与感悟
《庐山草堂记》不仅是对一座草堂的描写,更是白居易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理想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文章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闲适”与“淡泊”的风格。他在草堂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找到了人生的归属。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成为古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庐山草堂记》以其质朴的语言、深邃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白居易的生活片段,更传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