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登月是哪一年】“嫦娥登月”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自2004年启动“嫦娥工程”以来,中国陆续完成了多个探测任务,其中“嫦娥三号”实现了首次月球软着陆,而“嫦娥五号”则成功完成了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嫦娥登月”相关任务的时间节点,以下是对主要任务的总结和时间表:
中国的“嫦娥工程”自2004年起正式启动,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其中,“嫦娥三号”于2013年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成为首个在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的中国探测器。“嫦娥四号”则在2019年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进一步拓展了月球探测的边界。“嫦娥五号”于2020年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因此,若以“登月”为标准,即实现月面软着陆并开展探测活动,那么“嫦娥登月”最早发生在2013年,由“嫦娥三号”完成。
嫦娥登月任务时间表
探测器名称 | 发射时间 | 着陆/任务完成时间 | 任务特点 |
嫦娥一号 | 2007年10月24日 | 2009年3月1日 | 首次绕月探测,获取月球影像数据 |
嫦娥二号 | 2010年10月1日 | 2011年12月13日 | 绕月探测,分辨率更高 |
嫦娥三号 | 2013年12月2日 | 2013年12月14日 | 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携带“玉兔号”月球车 |
嫦娥四号 | 2018年12月8日 | 2019年1月3日 | 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
嫦娥五号 | 2020年11月24日 | 2020年12月17日 | 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嫦娥登月”的关键节点始于2013年,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月球探测的“落月”阶段。这一系列任务不仅提升了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能力,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