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凤凰游全诗】一、
《凤凰台上凤凰游》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凤凰”为意象,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金陵(今南京)古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思考。
此诗虽未明确点出“登金陵凤凰台”之题,但后人常将其与《登金陵凤凰台》混为一谈,实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上各有侧重。本文将围绕“凤凰台上凤凰游”这一标题,结合原诗内容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二、原文及释义
原文: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释义:
- 第一联: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游历,如今凤凰已去,只余空台,江水依旧东流。
- 第二联:吴国宫殿的花草早已掩埋在荒草小径中,晋代的达官贵人也化作了坟墓。
- 第三联:远处的三山若隐若现,仿佛落在青天之外,两条江水分割着白鹭洲。
- 第四联:总因浮云遮蔽了太阳,看不见长安,令人忧愁。
三、与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凤凰台上凤凰游》 |
作者 | 李商隐(注:实际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此处可能为误传或混淆) |
体裁 | 七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的感叹 |
主题思想 | 感叹历史兴衰,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情 |
意象分析 | - 凤凰:象征祥瑞、高贵 - 江水:象征时间流逝、历史变迁 - 三山、白鹭洲:描绘自然景色,烘托氛围 |
情感基调 | 悲凉、沉郁、忧思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 |
四、延伸说明
虽然“凤凰台上凤凰游”常被误认为是李商隐的作品,但实际上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题为《登金陵凤凰台》。这可能是由于后人对其风格的误判,或是标题传播过程中的混淆。因此,在引用时应加以区分。
无论作者是谁,这首诗都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广为传诵。
五、结语
“凤凰台上凤凰游”虽短,却蕴含丰富的历史与情感。它不仅是对金陵古迹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历史、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文字与图表的结合,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