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范宣受绢原文及翻译

2025-10-24 13:12:03

问题描述:

范宣受绢原文及翻译,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13:12:03

范宣受绢原文及翻译】一、

《范宣受绢》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古代故事,讲述了东晋名士范宣在面对他人赠送礼物时,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和节俭作风。故事通过范宣拒绝接受厚礼的行为,体现了古人“以德为本”、“不贪图外物”的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文章语言简洁,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古代文人修身立德的重要典范。本文将对原文进行逐句翻译,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范宣年八岁,问于叔父安仁曰:“吾何所乐?” 范宣八岁时,向他的叔父安仁问道:“我有什么值得快乐的?”
安仁曰:“汝若无事,当读书。” 安仁说:“如果你没有事情做,就该读书。”
宣曰:“吾闻古之贤者,乐其道而忘其身;今吾无事,可读书,亦可乐也。” 范宣说:“我听说古代的贤人,以追求道义为乐,而不顾自身;现在我没有事情做,可以读书,也可以感到快乐。”
安仁叹曰:“此真知言也!” 安仁感叹道:“这真是有见识的话啊!”
及长,清贞自守,不营产业,常贫。 等到长大后,他清正廉洁,自我约束,不经营产业,常常贫穷。
有人送绢一匹,宣不受。 有人送给他一匹绢布,范宣不肯接受。
问其故,曰:“吾不能以一尺之绢,易吾心之安。” 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不能用一尺的绢布,来换取我内心的安宁。”
人曰:“君贫,何不取?” 有人说:“你贫穷,为什么不拿呢?”
宣曰:“吾虽贫,岂以贫为耻?吾宁贫而有志,不富而失节。” 范宣说:“我虽然贫穷,难道会以贫穷为耻吗?我宁愿贫穷而有志气,也不愿富贵而失去操守。”

三、内容解析

《范宣受绢》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范宣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坚持内心的原则,体现出一种高洁的人格魅力。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故事中,范宣不仅展现了他对学问的重视,更表现了他对道德操守的坚守。他不因贫困而动摇信念,也不因外界的劝诱而改变初心,是一种典型的儒家理想人格的体现。

四、结语

《范宣受绢》不仅是古代文人修身立德的典范,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关于道德选择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如需进一步探讨《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或相关人物,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