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的丈夫郝时远简介】傅莹是中国著名的外交官,曾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她的丈夫郝时远同样是一位在学术界和公共事务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学者与政策研究者,郝时远长期从事民族问题、边疆治理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以下是关于郝时远的基本信息总结:
一、人物简介
郝时远,男,1956年出生,蒙古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他长期致力于民族问题、边疆地区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研究,是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
二、主要经历
| 时间 | 职务/单位 | 备注 |
| 1982年 | 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毕业 | 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
| 1985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 | 研究方向为民族问题 |
| 1988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开始从事民族问题研究 |
| 1994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 | 逐步晋升 |
| 2001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 成为知名学者 |
| 2003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 主持该所重要研究项目 |
| 2011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 进入高层管理岗位 |
| 2017年 | 退休 | 从领导岗位退下 |
三、学术贡献
郝时远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边疆治理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如《民族问题与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等。他的研究成果对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四、家庭背景
郝时远与傅莹于上世纪80年代相识并结婚,两人育有一子。傅莹在外交领域的成就广受关注,而郝时远则以学术研究为主,两人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绩,成为公众熟知的“夫妻档”学者与外交官。
五、社会评价
郝时远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受到学界尊重,同时也因与傅莹的婚姻关系而受到媒体关注。他低调务实的作风,使其在公众视野中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感,但其学术影响力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郝时远是一位在民族研究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学者,同时也是傅莹的伴侣。两人在各自的领域内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构成了一个既有学术深度又有社会影响力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