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项黄馘是什么意思】“槁项黄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列御寇》。原意是形容人瘦削、面色发黄,常用来形容生活困苦、精神疲惫或身体衰弱的状态。在现代使用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中,表达一种凄凉、落魄的意境。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槁项黄馘 | 
| 拼音 | gǎo xiàng huáng guì | 
| 出处 | 《庄子·列御寇》 | 
| 本义 | 形容人瘦削、面黄肌瘦的样子 | 
| 引申义 | 表示生活困苦、精神疲惫、身体衰弱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中,表达凄凉、落魄之意 | 
| 近义词 | 面黄肌瘦、形销骨立、瘦骨嶙峋 | 
| 反义词 | 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丰腴饱满 | 
二、详细解析
“槁项”中的“槁”,意为干枯;“项”指脖子。“黄馘”中的“黄”指脸色发黄,“馘”指脸。合起来就是“脖子干枯、脸色发黄”,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饥饿、劳累或疾病而面容憔悴、体态消瘦的状态。
在《庄子》原文中,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一个贫穷而不得志的人,强调其生活的艰难与精神的压抑。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描写人物的境遇,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渲染一种悲凉、压抑的氛围。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描写:
“他槁项黄馘,衣衫褴褛,独自坐在破庙中,望着远方出神。”
——这里用来表现人物的落魄与孤独。
2. 历史人物描写: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历槁项黄馘之苦,却始终不改其志。”
——借以突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3. 现代语境:
“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家庭槁项黄馘,生活陷入困境。”
——用于描述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
四、注意事项
- 此成语属于较为文言的表达,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误用。
- 建议搭配具体情境使用,以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槁项黄馘”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描写。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仍需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