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玉帛是什么意思】“子女玉帛”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曰:‘吾以子为天子,汝以我为诸侯。’既觉,召子犯而问之,对曰:‘此天命也,非人所能为也。’于是晋侯遂伐楚,战于城濮,大败楚军。楚子奔,晋侯得其子女玉帛。”后人用“子女玉帛”来形容战争中掠夺的财物和俘虏。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战争或征服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财富、美女以及战利品,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不义。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子女 | 指女子和儿童,多指被俘虏的妇女和孩子 |
玉帛 | 指珍贵的物品,如玉器、布帛等,象征财富 |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背景:讲述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晋国战胜后获得了大量战利品,包括俘虏和财物。
- 意义:反映古代战争中掠夺行为的普遍性,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残酷与不义。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历史叙述 | “历史上,许多战争都伴随着子女玉帛的掠夺。” |
批评战争 | “战争不仅带来死亡,还带来了子女玉帛的掠夺。”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了敌军在攻城时抢夺子女玉帛的情景。”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财宝、战利品、掳掠 |
反义词 | 和平、安宁、正义 |
五、总结
“子女玉帛”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原指战争中掠夺的财物和俘虏,现多用于形容战争或强权下的不义行为。它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描述,更是对人性贪婪和战争残酷的警示。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战争带来的破坏,强调和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