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公式】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作状况、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以下是对现金流量表相关公式的总结,并附上表格以方便查阅。
一、现金流量表主要公式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该公式用于计算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该公式反映企业在购置或处置长期资产、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现金变动情况。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该公式用于计算企业通过融资(如借款、发行股票)或偿还债务等活动带来的现金变化。
4.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该公式用于计算企业在报告期结束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变化。
5.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该公式用于验证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对应关系。
二、现金流量表关键项目公式汇总表
项目名称 | 公式 | 说明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 反映企业日常经营中的现金流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 反映企业投资行为的现金变化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 反映企业融资与偿债的现金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 + 投资活动 + 筹资活动 | 计算现金总量的变化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期初余额 + 净增加额 | 核对现金数据的完整性 |
三、注意事项
- 在实际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企业通常采用间接法或直接法来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间接法是从净利润出发,调整非现金项目和营运资本变动;直接法则直接列示各项现金收支。
- 现金流量表应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互对照,确保数据一致性和逻辑性。
通过以上公式和表格,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内容,为企业财务分析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