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饶的正确解释】“不屈不饶”是一个常被使用的成语,但很多人对其含义的理解并不准确。正确的解释应为“不屈不挠”,而“不屈不饶”是常见的误写形式。以下是对“不屈不挠”的正确解释及常见用法的总结。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正确写法 | 错误写法 | 含义 | 出处 |
| 不屈不挠 | ✅ | ❌(不屈不饶) | 比喻意志坚强,不轻易服输,面对困难不退缩。 | 《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不屈不挠,其志也。”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不屈不挠”最早出自东汉时期的历史文献,用来形容人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赞扬那些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人或事。
- “屈”:指屈服、低头;
- “挠”:指动摇、改变态度。
因此,“不屈不挠”强调的是在压力面前不低头、不放弃的态度。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描述人物精神 | 他面对失败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
| 鼓励他人 | 只要我们保持不屈不挠的斗志,就一定能成功。 |
| 历史事件 |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中国人民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
四、常见误区
1. 误写为“不屈不饶”
这是当前最常见的错误写法,尤其是在网络语言中频繁出现。虽然“不屈不饶”在某些语境下也能勉强通顺,但严格来说属于错别字。
2. 混淆“屈”与“饶”
“屈”意为屈服,“挠”意为动摇;而“饶”则表示宽恕、宽容,二者意义完全不同。
五、正确使用建议
- 写作时尽量使用“不屈不挠”这一标准表达;
- 如果遇到“不屈不饶”的写法,应予以纠正;
-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避免使用非标准写法。
六、总结
“不屈不挠”是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的成语,是褒义词,常用于激励和赞美。而“不屈不饶”则是常见的误写形式,不应作为规范用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应注意区分这两个词语,确保语言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