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的意思】“垂涎三尺”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非常贪吃或非常羡慕别人的东西,以至于口水都流到三尺远的地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某种食物、财物或权力的极度渴望。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垂涎三尺 |
拼音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及至后世,好尚奢靡,以酒为务,至于垂涎三尺。” |
释义 | 形容非常贪吃或非常羡慕别人的东西,欲望极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对美食、财富或其他诱惑的强烈渴望。 |
近义词 | 贪得无厌、垂涎欲滴、馋嘴如猴 |
反义词 | 安贫乐道、知足常乐、不为所动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垂涎三尺”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原意是形容人因贪食而口水流出,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人对某物的极度渴望。在现代汉语中,它不仅用于描述对食物的贪恋,也可以用于比喻对名利、地位等的强烈追求。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对美食的渴望 | 看到那盘红烧肉,他垂涎三尺,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
表达对他人成就的羡慕 | 看到别人升职加薪,他心里直痒痒,垂涎三尺。 |
讽刺贪婪的人 | 他整天盯着别人的财产,真是垂涎三尺,不知廉耻。 |
四、总结
“垂涎三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调侃,也可用于批评。它强调的是人的欲望之深,提醒人们要适度克制,避免被贪念所控制。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