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桀犬吠尧什么意思】“桀犬吠尧”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泰誓》。原意是说,夏朝的暴君桀的狗也会对着尧叫,比喻即使是最凶恶的人,也会对贤德之人表示尊重或畏惧。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即使是坏人,也会对好人表现出一定的敬意或畏惧,有时也用来讽刺那些表面上对贤者恭敬,实则内心不敬的人。
一、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桀犬吠尧 |
出处 | 《尚书·泰誓》:“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惟帝时之,惟帝时之,惟帝时之。”(后世引申为“桀犬吠尧”) |
字面意思 | 夏桀的狗对着尧叫 |
引申含义 | 坏人对好人也有所敬畏或尊重;讽刺表面恭敬实则不敬的人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某些人对贤者表面尊敬,实则另有企图 |
近义词 | 鸷鸟不与凡禽同群、虎豹不与犬羊共处 |
反义词 | 狗仗人势、趋炎附势 |
二、成语背景故事
“桀犬吠尧”最早源于商汤伐夏桀的故事。夏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而尧则是古代贤君。尽管桀残暴无道,但他的狗却会对尧发出叫声,这象征着即使是坏人身边的事物,也会对贤者产生某种敬畏。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桀犬吠尧”常被用来比喻:
- 有些人虽然品行不端,但在面对道德高尚的人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尊重;
- 或者讽刺那些对贤者表面恭敬,实则心怀不满或别有用心的人。
三、使用示例
1. 他虽是个奸商,但对老教授却是毕恭毕敬,真可谓“桀犬吠尧”。
2. 虽然他是敌方将领,但对我们的英雄却不敢轻视,这也算是一种“桀犬吠尧”吧。
四、总结
“桀犬吠尧”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贤者的尊重,也暗含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即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也有光明的一面存在。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对虚伪行为的一种讽刺,警示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来源 | 《尚书·泰誓》,后世引申 |
核心意义 | 即使是坏人,也会对好人表示敬畏 |
现代用法 | 批评表面恭敬、内心不敬的行为 |
文化内涵 | 体现对道德与权力关系的思考 |
通过了解“桀犬吠尧”的含义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还能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文化与人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