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意思】“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一句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成语,原指刘邦在楚汉战争期间,表面上修筑栈道以迷惑敌人,实际上却秘密从另一条小路偷渡过河,突袭敌后。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表面做一件事,实则另有目的,是一种巧妙的策略和计谋。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原意 | 表面修筑栈道,实际秘密渡河 |
现代引申义 | 表面上做一件事,实则另有目的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策略、计谋或欺骗行为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常用于负面语境) |
二、故事背景
秦末战乱,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为避开项羽主力,选择绕道进入关中。他派韩信带领部队公开修建栈道,制造出要正面进攻的假象,而实际上却让大军从一条险峻的小路悄悄渡过黄河,成功袭击了敌后,最终取得胜利。
这一计策不仅体现了军事上的智慧,也展现了战略上的灵活性和隐蔽性。
三、现实应用
场景 | 应用举例 |
商业竞争 | 企业对外宣传产品功能,实际进行市场渗透 |
政治策略 | 政府表面上推动某项政策,实则为长远布局 |
个人生活 | 在人际关系中,表面上对某人友好,实则另有企图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可用于描述复杂策略、隐藏意图或双面行为。
- 避免误用:不要随意用于正面行为,容易引起误解。
- 搭配词语:常与“声东击西”、“虚张声势”等成语连用。
五、总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体现,也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策略语言。它强调了表面与实质之间的差异,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要善于观察、理性判断,避免被表象所迷惑。同时,在使用该成语时,也要注意语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