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原文翻译及赏析】一、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作的两首七言绝句,分别以“半亩方塘一鉴开”和“昨夜江边春水生”为起句。这两首诗借自然景象抒发读书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积累与思想启发的深刻理解。
第一首通过“半亩方塘”比喻心灵,用“天光云影共徘徊”形容思绪在阅读中不断流转,体现读书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灵动;第二首则以“春水涨潮”比喻知识的积累与突破,强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两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朱熹“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也反映了他对于读书方法和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观书有感二首》 |
作者 | 朱熹(南宋理学家) |
体裁 | 七言绝句 |
第一首原文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第一首翻译 |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澈明亮,天光和云影在水中轻轻摇曳。 要问它为什么这样清澈?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源头流进来。 |
第一首赏析 | 以“方塘”喻心,以“活水”喻学识,说明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才能保持心灵的清明与活力。 |
第二首原文 |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第二首翻译 | 昨晚江边的春水上涨了,原本沉重的战船现在却像一根羽毛一样轻巧。 以前白白地用力推动,今天却能轻松地在江中自由航行。 |
第二首赏析 | 借“春水涨潮”比喻学问积累后,一旦时机成熟,便能轻松应对问题,寓意厚积薄发、顺势而为。 |
三、结语
《观书有感二首》虽短小精悍,但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朱熹对读书与治学的深刻思考,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使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