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非参与观察名词解释

2025-10-25 14:05:27

问题描述:

非参与观察名词解释,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14:05:27

非参与观察名词解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式。其中,“非参与观察”是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研究者的客观性与中立性,常用于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

一、

“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在不参与被观察对象日常活动的情况下,通过直接观察其行为、语言、环境等来获取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观察方式保持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因研究者的介入而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

该方法的优点包括:保持客观性、减少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便于长期观察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理解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观察结果可能不够全面等。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通常会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如访谈、问卷调查)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名称 非参与观察
定义 研究者不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仅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研究方法。
特点 - 研究者保持中立
- 不介入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
- 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
优点 - 减少对研究对象的干扰
- 便于长期观察
- 保持研究的客观性
缺点 - 难以了解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
- 观察结果可能不够全面
- 对复杂情境的理解有限
应用领域 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常见工具 记录本、录音设备、录像设备、观察量表等
与其他方法关系 常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使用,以增强研究的全面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非参与观察”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保证研究客观性的同时,也需结合其他手段以弥补其局限性。研究者应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条件,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一方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