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阙如的大白话怎么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书面语或成语,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比如“付诸阙如”这个词,听起来就很正式、很文言,但它的意思其实并不复杂。那么,“付诸阙如”的大白话该怎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一下。
一、什么是“付诸阙如”?
“付诸阙如”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书面表达,出自古代汉语,意思是“没有实施、没有落实、没有做到”。也就是说,原本应该做某件事,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件事并没有被实际执行或完成。
例如:“这个方案已经讨论很久了,但至今仍付诸阙如。”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方案被提出来并讨论过,但始终没有真正实施。
二、“付诸阙如”的大白话怎么说?
要把它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 中文原词 | 大白话说法 | 说明 |
| 付诸阙如 | 没有落实 | 表示事情没有被实际执行 |
| 付诸阙如 | 没有实行 | 强调计划或措施没有被实施 |
| 付诸阙如 | 没有做到 | 表示本应完成的事情未完成 |
| 付诸阙如 | 没有下文 | 指事情提出后没有后续进展 |
| 付诸阙如 | 没有行动 | 表示只停留在口头或纸上 |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会议纪要中
“关于员工福利调整的提案,目前仍付诸阙如。”
→ 大白话:关于员工福利调整的建议,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实施。
2. 工作总结中
“公司提出的环保措施,在基层一直付诸阙如。”
→ 大白话:公司提出的环保措施,到了基层就没人去做了。
3. 新闻报道中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仍未付诸阙如。”
→ 大白话: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到现在还没处理。
四、总结
“付诸阙如”虽然听起来高深,但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没有做、没有落实、没有实现”。在日常交流中,可以用“没落实”“没实行”“没做到”等更贴近口语的说法来替代。
如果你在写作或沟通中遇到了这个词,不妨用这些“大白话”来替换,既准确又容易让人明白。
结语:
语言的魅力在于能适应不同场合和人群。有些词语虽然文雅,但理解起来却不容易;而有些大白话虽然简单,却能有效传达意思。学会将“文言”转化为“白话”,是我们提升沟通能力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