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这句话完整的说法】“攻心为上”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句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战争中,以心理战、思想战来瓦解敌方的意志和士气,比单纯地攻打城池更为重要;通过战略上的智取和心理上的压制,远胜于直接的武力冲突。
一、
“攻心为上”是古代军事策略中的重要理念,强调在战争或竞争中,心理战的重要性远高于单纯的武力对抗。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也广泛应用于现代商业、政治、外交等多个领域。
该说法来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评价,体现了他善于用智谋、心理战术取胜的特点。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常以“攻心”为主,如劝降魏将、分化敌军等手段,展现出高超的战略智慧。
二、完整说法与背景对照表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出处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 完整说法 |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 作者/出处 | 陈寿(西晋)《三国志》 |
| 含义 | 在战争中,心理战、思想战优于直接的武力进攻;以智取胜胜过以力取胜。 |
| 适用范围 | 古代战争、现代商业、政治博弈、谈判策略等 |
| 历史背景 | 诸葛亮在北伐时,常用心理战术瓦解敌军斗志,如劝降姜维、分化魏国将领等 |
| 现实意义 | 强调沟通、影响、说服的重要性,而非单纯依靠强制手段 |
三、延伸思考
“攻心为上”不仅是军事策略,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竞争、团队管理还是人际交往,理解对方心理、建立信任、引导认同往往比强硬手段更具效果。这种思想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不在于表面的强势,而在于内心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