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哀戚的基础解释

2025-07-05 15:08:41

问题描述:

哀戚的基础解释,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15:08:41

哀戚的基础解释】“哀戚”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悲伤、忧愁的情绪状态。在日常使用中,“哀戚”多用于描述人内心深处的悲痛或对某种不幸事件的深切感慨。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以及正式场合中,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对“哀戚”的基础解释,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基础解释总结

“哀戚”是形容词,意为悲伤、哀痛、忧愁。它通常用于描述人在遭遇不幸、失去亲人、经历挫折等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与“悲哀”、“哀伤”等词类似,但“哀戚”更强调内心的沉痛与情绪的深沉,常带有一定的情感深度和庄重感。

在古文和诗词中,“哀戚”常用来渲染氛围,表达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艰难的感叹。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如“悲伤”或“难过”,但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中仍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哀戚的基础解释表

项目 内容
词语 哀戚
拼音 āi qī
词性 形容词
含义 悲伤、哀痛、忧愁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正式场合
近义词 悲哀、哀伤、忧郁、悲痛
反义词 欣喜、快乐、欢愉、喜悦
语境 表达内心沉重、情绪低落、对不幸事件的反应
文化背景 常见于古文、诗词、祭文、悼词等
使用频率 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书面语中较为常见

三、使用示例

1. 古文示例:

“父死母丧,哀戚之极,未尝一日忘怀。”

——出自《左传》,表达了对亲人去世的深切哀痛。

2. 现代示例:

“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容哀戚,久久不能言语。”

四、结语

“哀戚”作为汉语中的一个传统词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更是语言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并恰当使用“哀戚”,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