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书愤原文及翻译】《书愤》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局势的忧愤和对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情感沉郁,语言凝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
《书愤》通过回顾过去的战斗经历与现实的无奈,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愤。诗中既有对昔日英雄气概的追忆,也有对当下国事衰微的感叹,情感真挚,气势磅礴。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北望中原,豪情满怀如山岳般坚定。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曾经在瓜洲渡口乘楼船夜战,又在大散关迎着秋风骑马作战。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自以为能成为边塞的长城,可镜中白发早已斑白。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诸葛亮的《出师表》千古传颂,千年之后还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
三、诗歌赏析
《书愤》不仅是陆游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诗中“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将士的英勇;而“塞上长城空自许”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最后两句借古讽今,表达对忠臣良将的敬仰与对现实的不满。
四、结语
《书愤》作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信念,坚守初心,正如陆游所言:“出师一表真名世”,真正的忠诚与担当,终将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