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简介】《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著名文学家杨衒之撰写的一部重要历史地理著作,成书于公元547年左右。该书以洛阳的佛教寺院为线索,系统记录了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的宗教、文化、社会风俗及城市建设等内容,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历史与佛教传播的重要文献。
本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还因其文笔优美、内容丰富而被后世学者广泛引用和研究。其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尤其对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有详尽记载。
《洛阳伽蓝记》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洛阳伽蓝记 |
作者 | 杨衒之(北魏) |
成书时间 | 公元547年左右 |
体裁 | 历史地理笔记体 |
主题 | 洛阳佛教寺院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社会状况 |
结构 | 分为五卷,按地域和寺院分类叙述 |
特点 | 文笔典雅,史料丰富,兼具文学与历史价值 |
研究价值 | 对研究北魏政治、宗教、建筑、民俗等有重要意义 |
影响 | 后世多有注释与研究,成为佛学与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
总结
《洛阳伽蓝记》不仅是北魏时期洛阳佛教发展的缩影,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珍贵史料。它通过描述寺庙的兴衰、僧人的活动以及城市的变化,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特色。尽管成书于战乱频仍的北魏末期,但其内容却展现出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观察视角,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历史素养与文学功底。这部作品至今仍被学者们视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与社会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