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伯捉鬼原文及翻译】《宋定伯捉鬼》是一篇出自《搜神记》的志怪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宋定伯的男子与鬼魂斗智斗勇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体现了古代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和对智慧的推崇。
一、
《宋定伯捉鬼》讲述了宋定伯在夜晚遇到一个自称“鬼”的人,两人结伴同行。途中,宋定伯发现对方是鬼,便设法将其制服,并最终将鬼卖给了别人。故事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了宋定伯的机智和勇敢,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鬼神的想象和态度。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魏时,有书生姓宋,名定伯,年二十许,夜行,遇鬼。 | 魏朝时,有个书生姓宋,名定伯,二十岁左右,晚上走路时遇到了鬼。 |
鬼问:“谁?”定伯答:“我。” | 鬼问:“是谁?”定伯回答:“是我。” |
鬼曰:“君是人,我亦是人,何以不言?” | 鬼说:“你是人,我也也是人,为什么不说呢?” |
定伯曰:“人死为鬼,鬼死为‘人’,吾亦人也,故不言。” | 定伯说:“人死了就变成鬼,鬼死了又变回人,我也是人,所以不说。” |
鬼曰:“君欲去,可乘我;君欲住,可坐我。” | 鬼说:“你想走,可以骑我;你想停下,可以坐我。” |
定伯曰:“我欲去。”遂乘之。 | 定伯说:“我想走。”于是骑上了鬼。 |
鬼曰:“汝重,何以不言?” | 鬼说:“你很重,为什么不说话?” |
定伯曰:“我新死,故重。” | 定伯说:“我是刚死的人,所以重。” |
鬼信之,遂行数里。 | 鬼相信了他的话,于是走了几里路。 |
鬼曰:“君大重,非人也,必为鬼也!” | 鬼说:“你太重了,不是人,一定是鬼!” |
定伯曰:“吾本是人,今为鬼耳。” | 定伯说:“我本来是人,现在是鬼罢了。” |
鬼怒曰:“汝欺我!” | 鬼生气地说:“你骗我!” |
定伯曰:“我亦鬼,汝亦鬼,有何欺?” | 定伯说:“我也是鬼,你也是鬼,有什么欺骗?” |
鬼曰:“汝既为鬼,何以不啼?” | 鬼说:“你既然也是鬼,为什么不出声哭?” |
定伯曰:“人死则啼,鬼不啼。” | 定伯说:“人死了会哭,鬼不会哭。” |
鬼乃止。 | 鬼便不再说话。 |
行至市,定伯语鬼曰:“我欲卖汝。” | 走到集市时,定伯对鬼说:“我想把你卖掉。” |
鬼曰:“我无价。” | 鬼说:“我没有价钱。” |
定伯曰:“我欲得钱。” | 定伯说:“我想得到钱。” |
鬼曰:“我当为君作事。” | 鬼说:“我可以为你做事。” |
定伯曰:“可。” | 定伯说:“可以。” |
鬼曰:“我当先去。” | 鬼说:“我先走。” |
定伯曰:“汝去,我随后。” | 定伯说:“你去,我随后。” |
鬼遂去。 | 鬼就离开了。 |
定伯即买一狗,以杖击之,鬼遂化为一羊。 | 定伯随即买了一条狗,用棍子打它,鬼就变成了一只羊。 |
定伯卖之,得千钱。 | 定伯把羊卖了,得到了一千钱。 |
三、总结
《宋定伯捉鬼》不仅是一个关于鬼怪的故事,更是一个展现智慧与勇气的寓言。通过宋定伯的机智应对,我们看到了古人面对未知时的冷静与果断。同时,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鬼神的信仰和文化心理。
此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