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商读音是什么】“参商”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示彼此分离、难以相见的意思。它来源于古代天文学中的“参星”和“商星”,这两颗星在天空中永远无法同时出现,因此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不能相聚的处境。
下面是对“参商”一词的详细解读,包括其读音、含义及用法等信息。
一、
“参商”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其读音为 cān shāng,其中“参”读作 cān(第一声),意为“参与”或“星名”;“商”读作 shāng(第一声),意为“商星”或“商朝”。该词多用于形容亲人、朋友或恋人因距离遥远而难以见面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参商”虽不常用,但在诗词、文章中仍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表达一种深深的思念与无奈之情。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读音 | 拼音 | 含义解释 | 用法举例 |
参商 | cān shāng | cān shāng | 古代指参星与商星,二者永不相见,比喻分离 | “参商两隔,难通音信。” |
参 | cān | cān | 参与、参加;也指参星(星名) | “他参军多年。” |
商 | shāng | shāng | 商星(星名);也指商业、商朝 | “商星高挂,夜空如洗。” |
三、延伸说明
“参商”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楚辞》,后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例如:
-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虽然这些诗句中并未直接使用“参商”,但其表达的思念之情与“参商”的意境极为相似。
四、结语
“参商”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不仅承载着古代天文知识,也寄托了人们对于离别与重逢的情感寄托。了解它的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中的情感表达。
如果你对“参商”在具体古诗中的运用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