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的成语意思】“筚路蓝缕”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原意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与不易。现多用来形容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筚路蓝缕 |
拼音 | bì lù lán lǚ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原意 | 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
现代用法 | 形容创业艰难、生活清苦或奋斗过程不易 |
情感色彩 | 褒义 |
适用场合 | 描述艰苦创业、奋斗历程、坚韧不拔的精神 |
二、成语详解
“筚路蓝缕”中的“筚路”指的是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简易车,“蓝缕”则是指破旧的衣服。古人出行时,常常乘坐这种简陋的交通工具,穿着粗布衣服,跋涉于荒野之中,开垦土地、建设家园。这种精神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在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奋斗的人。无论是创业者、科研人员,还是普通劳动者,只要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都可以被称为“筚路蓝缕”的践行者。
三、使用示例
1. 创业初期,他们筚路蓝缕,靠着一点点积蓄和满腔热情,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2. 老一辈人为了国家的发展,筚路蓝缕,吃尽了苦头,才换来今天的繁荣。
3. 他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家庭贫困,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筚路蓝缕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路。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艰苦卓绝、披荆斩棘、自力更生 |
反义词 | 安逸享乐、坐享其成、养尊处优 |
五、总结
“筚路蓝缕”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可能会遇到无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就能克服一切障碍,实现目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始终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