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一、
《陈万年教子》是一则出自《汉书·陈万年传》的典故,讲述了西汉时期官员陈万年对儿子陈咸的教育方式。故事中,陈万年在病重时仍坚持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处世,强调“为官要正直、待人要宽厚”,体现了他重视家风和品德教育的思想。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士大夫阶层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他们希望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后代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陈万年为御史大夫,年老,欲令其子咸知政事,乃夜召其子于卧内,屏人语曰:“吾欲教汝为吏之道。” | 陈万年担任御史大夫时,年纪已大,想让儿子陈咸了解政务,于是夜里叫儿子到卧室,屏退旁人说:“我想教你做官的道理。” |
咸曰:“愿闻之。” | 陈咸说:“希望听听。” |
万年曰:“夫为吏者,当清廉自守,慎勿贪污;临大节而不可夺,持大义而不苟且。” | 陈万年说:“做官的人,应当清正廉洁,不要贪婪;面对大节不能动摇,坚持大义不能马虎。” |
咸曰:“谨受教。” | 陈咸说:“我谨记您的教诲。” |
万年曰:“吾老矣,不能久矣。汝宜自勉,以承吾志。” | 陈万年说:“我年老了,不能久留了。你应当自勉,继承我的志向。” |
咸泣曰:“不敢忘也。” | 陈咸哭着说:“我不会忘记的。” |
三、启示与思考
《陈万年教子》虽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展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这种重视家风、注重品德教育的理念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结语:
《陈万年教子》不仅是历史故事,更是家庭教育的经典范本。通过学习这篇古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子女成长的重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良好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