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解释及出处

2025-09-23 14:50:31

问题描述: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解释及出处,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14:50:31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解释及出处】一、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是一句古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一个字经过三次书写,可能会被误写成另一个字。这句话用来形容在传递或抄写过程中,文字容易发生错误,尤其是在没有严格校对的情况下。

这句话强调了文字的准确性与严谨性,提醒人们在记录、传播信息时要仔细核对,避免因笔误或疏忽导致误解或错误。在古代,由于书籍多为手抄本,这种现象尤为常见,因此古人对此格外重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
原文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字面意思 一个字经过三次书写,可能变成另一个字(如“乌”变成“马”)。
引申含义 强调文字在反复转录中容易出错,提醒人们注意准确性和严谨性。
使用场景 常用于强调文字校对的重要性,也可用于批评信息传递中的失误。
现代应用 在出版、翻译、学术研究等领域中,常用来提醒人们注意文本的准确性。
相关成语 “以讹传讹”、“笔误失真”、“传抄之误”等

三、结语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虽然出自古代典籍,但其警示意义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价值。无论是在书面表达还是口头交流中,保持语言的准确与规范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小失大,确保信息的真实与可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