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碧玉的含义】“小家碧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出身于普通家庭、容貌秀丽、举止端庄的女子。这个词语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既有对女性外貌的赞美,也有对其品行和家教的肯定。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小家碧玉”常常用来描绘那些虽非名门望族,但气质优雅、才情出众的女子形象。
一、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xiǎo jiā bì yù |
出处 | 出自唐代诗人张固《幽闲鼓吹》:“小家碧玉,亦有风流。” |
含义 | 形容出身普通家庭、容貌秀丽、举止端庄的女子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带有褒义 |
近义词 | 小家子气(注意:此为贬义,需区分) 大家闺秀(指出身名门的女子) |
反义词 | 妇人俗气 粗俗不堪 |
二、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
“小家碧玉”这一说法源于古代社会对女性身份和地位的划分。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往往被分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前者多指出身显贵、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而后者则指来自普通家庭、虽无显赫背景,但同样具备良好教养和气质的女子。
在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西厢记》等,常出现“小家碧玉”的描写,用来塑造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角色。现代语境中,虽然不再强调阶级差异,但“小家碧玉”依然保留了对女性温柔、贤淑、内敛气质的赞美意味。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与“大家闺秀”混淆
“大家闺秀”更强调家庭背景,而“小家碧玉”更侧重于个人气质和修养。
2. 避免用于贬义场合
虽然“小家碧玉”本身是褒义词,但在某些语境下可能被误解为“出身低微”,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3.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
由于其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通常不适用于正式公文或严肃场合。
四、总结
“小家碧玉”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既表达了对女性外貌的欣赏,也体现了对其内在品质的认可。它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在现代语言中保留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