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适履的意思是什么】“削足适履”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比喻不合理的迁就或妥协,不顾实际情况,强行让事物适应某种不合适的条件。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盲目遵循某种规则、制度或做法,而不考虑实际效果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削足适履 |
拼音 | xuē zú shì lǚ |
出处 | 《韩非子·五蠹》:“夫珠玉,人之所共好也;而鲁人以之为宝,而齐人以之为饵。今使楚人见珠玉而不知其美,齐人见之而不知其味,则是楚人之足不适履,而齐人之口不识味也。” |
本义 | 削掉脚趾以适应鞋子,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 |
引申义 | 指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迎合、妥协或强行适应 |
二、成语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不合理的行为 | 他为了适应公司制度,竟然削足适履地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
描述盲目追随潮流 | 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削足适履地模仿成功案例,结果失败。 |
表达对僵化制度的不满 | 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只会让员工失去创造力。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生搬硬套、强求一致、舍本逐末 |
反义词 | 因地制宜、灵活变通、量体裁衣 |
四、总结
“削足适履”这一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在面对不符合自身情况的外部要求时,采取极端手段去适应,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问题。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注重实际,避免盲目跟风或强行妥协。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判断,而不是一味地“削足适履”。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典故,可继续提问。